滨州市10名志愿者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
2013-05-08 16:34:08 作者:见内容 来源: 浏览次数: 评论 0 条
造血干细胞是指骨髓中的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并能分化为各种血细胞前体细胞,最终生成各种血细胞成分,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干细胞可以挽救许多患有血液病的人群
造血干细胞是指骨髓中的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并能分化为各种血细胞前体细胞,最终生成各种血细胞成分,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干细胞可以挽救许多患有血液病的人群,最常见的就是白血病。
目前,我国已实现成功志愿捐献造血干细胞3434例,山东省实现成功捐献256例,我市仅为10例。据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介绍,之所以有如此低的成功捐献数量,主要原因在于其配型成功率低。
据了解,成功捐献分两个环节,一个是采集阶段,需要捐献者身体各项指标合格,二是应用阶段,需要成功应用于被治疗的患者,而不会出现排异反应。非血缘关系配型相合的机率仅为万分之一甚至是几十万分之一,所以只有志愿者越来越多,患者的生存希望才可能越来越大。而捐献造血干细胞对捐献者的身体并无很大伤害。
5月6日,在第66个世界红十字会日即将到来之际,市委、市政府对近年来我市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的10名志愿者进行了表彰,市委副书记、市长崔洪刚,副市长张兆宏,市政府秘书长赵建明等接见了10名志愿者。
这10名志愿者分别为全市首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滨化集团东瑞公司的吕明,第二例也是我市首位女性捐献者、东营实验小学教师苏欢欢(捐献时为滨城区四小教师),以及滨阳燃化职工贾芳平、首例大学生捐献者翟兆春、邹平长星集团邱辉、市立医院职工张海卿、滨城区梁才卫生院职工邵志宏、博兴京博集团职工吴静、博兴自由职业者赵路路、邹平长星集团职工薛炳禄。市委、市政府除授予上述10人“博爱滨州·人道奉献模范人物”称号外,还给予每人5000元奖励。
据悉,我市红十字会自2007年开始开展造血干细胞采集工作,连续6年开展“博爱滨州·生命接力”工程。2010年6月至2013年3月,已有10名志愿者实现成功捐献,同时血样采集人份基数也快速增长:2011年造血干细胞血样采集量1573人份,为全省第一;2012年血样采集量1510人份,为全省第三,造血干细胞血样采集总量达到5741人份。
崔洪刚对10位志愿者的奉献之举表示衷心感谢,并希望全市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能够更上一个台阶,在全市形成踊跃参与捐献造血干细胞的浓厚氛围,引导和鼓励更多市民加入到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队伍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