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灵通退市是大势所趋
2011-06-03 09:37:52 作者:见内容 来源:滨州日报 浏览次数: 评论 0 条
今年是国家工信部规定小灵通退出市场的最后一年,距离最后的期限越来越近。目前滨州小灵通使用状况怎样?小灵通用户将流向何方?近日记者采访了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
滨州市仍有4万小灵通用户
自1998年1月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正式开通小灵通业务至今,十多年里小灵通以其优惠的资费政策获得了广阔的市场,全国用户最多时曾超过1亿。滨州市自2002年开通小灵通业务,巅峰时期用户也达到了12万户。
2009年初,工信部下发通知,要求相关电信运营商要在2011年底前完成对1900—1920MHz频段的清频退网工作,以确保不对1880—1900MHz频段TD-SCDMA系统产生干扰。这意味着,小灵通要让位于移动通讯3G系统。自此,小灵通用户数量在本已走下坡路的基础上迅速减少,根据工信部的统计,2010年全国小灵通用户月均减少130万户,2011年1—2月份共减少172.6万户,而滨州市目前小灵通用户的数量也减少到了4万户。
全部基站仍在正常运行
为了解当前面临退市的小灵通通讯质量问题,记者拨通了一位正在使用小灵通朋友的号码,在一分多钟的通话中,通话质量尚好。根据在使用小灵通用户中所做的调查,当前小灵通通话质量大部分时间良好,但有时会出现信号不稳的问题。
小灵通之所以会出现信号问题,除了大家共晓的它本身的先天不足之外,也出现了关于运营商拆除部分基站的说法。对此,记者采访了小灵通运营商滨州联通公司,他们称,目前全市共设有4000多个基站,虽然小灵通用户的数量在大幅减少,但全部基站仍保持正常运行状态,基站拆除工作要等到用户全部退网后。他们还表示,在小灵通还没有全部退网之前,不会降低对小灵通用户的服务质量。
小灵通退市是大势所趋
小灵通,这个曾经带给人们方便的通讯工具,现在将要退出历史舞台,一些人难免会对其心怀留恋。那么,为什么非要让小灵通退出市场呢?这要从它的诞生说起。
当年中国电信和之前的中国网通在没有移动业务牌照的情况下,与移动运营商进行竞争引进了小灵通技术,并且定性为“固定电话的补充和延伸”。据业内人士介绍,因为小灵通使用的不是正式的无线网络,国家当时规定一旦有新的频段规划,小灵通使用的频段必须执行退让。
小灵通在某一时段做出了应有的贡献,目前频段要让给3G推动TD的建设,这是国家对第三代移动通信的整体推进部署和安排。按照工信部关于频段划分的相关要求,到今年末,小灵通的接入网和终端不能再继续使用,但号码资源、核心网设备还可以使用。
另据了解,当前全国的TD建设发展迅速,今年一季度末全国3G用户达到6190万,明年TDLTE将发展到64个商用网络,用户将达到1—2亿,小灵通退市已是大势所趋。
用户至少还可使用到年底
有分析认为,到今年年底,全国仍将有1700万左右的小灵通用户没有退网,按滨州市当前小灵通用户每月4000左右的退网速度,到年底滨州市也将有1万多用户没有退网,这说明小灵通面临着很大的退网压力。
据滨州联通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还没有接到工信部明确的小灵通退市通知,用户还可以继续使用,但有关小灵通退市的前期工作都已准备好,只要没有接到明确的通知,对小灵通用户的服务会保质接续下去。
实现网络升级已成必然
小灵通的退出,同时带来的是一个巨大的用户市场,小灵通用户的流向对联通、移动、电信三家运营商会起到很重要的作用。至于小灵通用户最终要流向何方,这将取决于用户自己的选择和小灵通运营商是否会有更加优惠的政策来留住小灵通用户,但无论如何,随着移动通讯技术的发展,小灵通用户实现网络升级已成必然。
为应对小灵通退网,各地运营商专门推出了一系列优惠措施。据了解,滨州联通公司为更好地接续对小灵通用户的通信服务,采用2G网或者3G网络转网形式,推出了携号转网和非携号转网两种服务方式和优惠套餐。用户既可在保留原小灵通号码基础上享受信号更好、技术更新、服务更优的2G网络和3G网络,也可根据消费需求另行选择手机号码及转网专属优惠政策。目前滨州联通每月能接待4000左右的小灵通用户前来办理转网业务。
(记者 孙文杰)